Hi,大家好,我是玉米,俗名很多,最接地气也最响亮的两个:北方的棒子,南方的包谷。据专家学者考究和网查资料,我原产南美洲,现在全世界广泛种植,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,面积全球第二,总产第一,单产纪录2576.48公斤/亩,是当之无愧的禾本科作物高产之王。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,明朝嘉靖年间来到中国,传统的“五谷”里没有我的编制,从编外小弟一路前行400余年,一不小心超越了大姐大小麦和大哥大水稻,跃升全国粮食首位。
2022年,我以面积6.46亿亩、总产2.77亿吨,占全国粮食总量的36.4%和40.4%,连续16年居粮食作物第一,单产记录1663.3公斤/亩。欣喜之余心存忐忑,看着自己小拇指盖大小的身躯、0.3克左右的体重,从最初解决温饱食物为主开始,到成为饲料、燃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,我无处不在,并事关国家粮食安全!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见微知著、跬步千里?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,作为一颗其貌不扬又肩负重任的玉米,我试着用人类的思想三省吾身,在这如火的三伏盛夏,借助云贵高原的独特凉爽,静下心来认真捋一捋,如何从墨西哥高原的一颗野草,变成遍及全球的重要农作物……
我的前世—草根聚变尊贵神秘
(资料图)
很多资料显示我原产南美洲,那应该是印第安人古文化和玛雅文化的中心地。贤集网上则说我是从墨西哥高原(或河谷)一种默默无闻的野草,摇身一变而来。人类的考古科研能力强大,但毕竟时间久远,众说纷纭,没有对错,只有持续关注。英雄不问出处!我出身草根,却受到古印第安人的培育和珍视,在普通食物功能外,深深融入他们的宗教文化,直接上升为能够带来幸福和运气的玉米神!在玛雅神话中,人是造物主用玉米做成的,每年玉米成熟时节,玛雅人会举行长达一个月的欢庆仪式,来祭祀玉米神!所以直到今天,仍然有人将土著人称为“玉米人”。
起源有争议,外传也有多个版本,我选择感谢那个伟大的不安分的意大利探险家、航海家—哥伦布先生,就是那个发现美洲大陆并彻底改变我命运的人。1492年“发现了一种名叫麦兹的奇异谷物。它甘美可口,焙干,可以做粉”。哥伦布的这篇日记,曾被认为是关于玉米的最早文字记载。从被发现到带回传至世界各地,我和我的兄弟马铃薯一起,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,扩大播种面积,又反过来刺激人口增长,世界人口从1650年的5亿余人到2022年的80亿,我和食物团队功不可没!当然限于自身和当时的技术条件,我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,似乎有记载和专家说过,在人类栽培的主要谷类粮食作物中,种植玉米产生的水土流失是最严重的。但哥伦布也说过“那些能在别人认为的不毛之地里挖出黄金和甘泉的人被称为天才”。就事物的双面性而言,在没有更好的替代作物出来之前,我就是粮食界的天才,虽微有瑕疵但瑕不掩瑜,动物世界的强者生存和植物王国的物竞天择,本就一脉传承,异曲同工。
我的今生—反客为主后来居上
中国有句俗话“来的都是客”,我属于名符其实的远客。从中国到墨西哥网查直线距离12826公里,需要跨越一个太平洋……遥远限制了我的想象,所以我对第一故乡没有印象,所有的联想都源于记载和传说。机缘巧合来到中国,《中国史稿地图集》收录了我在中国推广种植最早是1531年,也就是明嘉靖年间。我的名字也从最初的“玉麦”、“番麦”、“西天麦”,到万历年间徐光启的《农政全书》里“玉米”正式登场,开始了我开疆辟土、后来居上的艰辛与荣耀。
万事开头难。异国他乡、初来乍到、水土不服,与资深口粮小麦、稻谷相比,我没有优势,单产低、口感差,人们对我并不感冒,因此推广非常缓慢。直至清朝中期,才逐渐扩大种植,这个阶段用时大约200年,是我克服自身局限、努力融入新环境的婴幼阶段。
厚积薄发始。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,是我成长的启蒙时期。一批有志之士潜心研究品种改良和杂交选育工作,开创了现代玉米育种新纪元。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,高度重视玉米育种工作,明确了选育自交系间杂交种的发展方向。优良品种逐步替换原有品种,单产从50年代的90公斤大幅增长到110公斤以上,我的潜力依靠科技开始显现。之后,育种由双交种为主向单交种跨越,我迎来了品种改良最为辉煌的时期。从60年代开始历经6轮品种更新换代,单产从110—140—205—303—320—382公斤,到2022年的429公斤,我一路前行锐不可挡,面积也直线上升:2002年超过小麦,2007年超过稻谷,颠覆了全国粮食种植格局,开启了连续16年领跑的辉煌历程!
未来仍可期。作为典型的一年生C4作物,植株高、叶片大、需水多、喜温光、根系发达、成活率高、适应性强等特点,使我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,家族成员也越来越多:甜玉米、糯玉米、高油玉米、彩色玉米、爆裂玉米、青储玉米、水果玉米……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、微量元素、纤维素等,用途越来越广泛。我是食物界主力,目前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为主要食粮;我是畜牧业之王,世界上种植最多的国家70%左右用作饲料,发达国家高达80%;我是工业原料大咖,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的,玉米淀粉加工已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工业生产行业;我是化工业新秀,可以生产纯度超过99.5%的无水乙醇,与汽油以恰当比例混合后使之燃烧更加充分,减少污染物CO和SO2的排放,改善大气环境;我是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典范,生物量巨大,营养丰富,可直接利用,可精细加工,还田、饲料、基质、燃料……就目前来看,我已浑身是宝,随着全球玉米消费量逐年上升和人类改造世界的超强能力,我的未来无限可能!
我在贵州—本我超我风生水起
遇见贵州。源于明末清初一场并不美好的邂逅,明代郭子章《黔记》中“贵州地皆蛮夷,为天下第一贫瘠之地”,贵州被视为交通不便、信息闭塞、贫穷落后的典型标签。本着既来之则安之,我在这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地高原快速安家落户。道光年间《遵义府志》记载“包谷杂粮,则山头地角,无处无之,民间赖此者十之七”。陪伴了贵州“为有牺牲多壮志、敢叫日月换新天”的壮举和“雄关漫道真如铁、而今迈步从头越”的激越,见证了贵州从让人望而生畏的“蛮夷之地”到绿水青山“多彩贵州”的华美蜕变!困难时期,我为贫困山区提供救命粮,勇担温饱重任;结构调整时期,我腾出更多空间,助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;新形势下,我进退自如,继续和盟友一起,为全省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筑牢根基!
感谢贵州。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,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省份,却以独特的地理地貌,多样的土壤类型,丰富的立体气候,优良的生态环境,赋予农作物优异品质,金色油菜、绿色稻+、红高粱、白薏仁、黑苦荞、黄小米……多彩粮油画卷在各地绘就,果茶菜菌药精品不断涌现。我也在科技引领下结合资源禀赋兵分两路转型升级:
一路在传统玉米上立足耕地、品种、技术、农机等集成推广“一增五改”高产栽培技术,2022年全省玉米单产较2021年增长3.3%,较2020年增长9.7%,单产提升见实效;另一路高起点接轨全国优秀品种资源,多区域布点进行鲜食品种筛选和示范推广。全省累计引进近百个品种,年均推广80万亩。福泉、余庆、都匀、桐梓、碧江、播州等地亮点纷呈,特别是义龙新区,鲜食玉米已成为新兴产业,单季亩收益3000-4000元,两季收益翻倍;碧江区通过早春和延秋种植,单季亩收益5000元,两季收益9000元,受到种植大户和企业欢迎,成为助农增收新亮点,鲜食玉米逐步成为市场新宠。而我也成为农技人员的团宠,省农推总站那个古灵精怪的玉米专家和她的团队,一提到我,就脸上有笑眼中有光。品鉴活动在各地举办,我带着家族成员体亮相,万糯2000、农科糯336、中鲜糯808……黄、白、彩、红、紫、黑;甜、糯、甜味糯、甜加糯;妈耶,你再尝哈这个,太好吃的很!哎吆,不行了,吃不动啰!在人们恨不能有3个胃的感叹声中,我超越自我一路前行低调从容。
爱上贵州。不需要理由,此心安处是吾乡。绿色底蕴携着红色基因、高原视野伴着大山胸怀、淳朴民风演绎万千风情、19℃的夏天360°的热情……2023年的贵州令人惊艳:从村BA开始到村超喷发再到乒超接续,全国龙舟比赛古城镇远落幕,三伏天马拉松六盘水开跑……战火从黔东南乡村一路燃到圣城遵义再到中国凉都,高原成为体育运动的天堂!音乐节、烟花节、西瓜节、啤酒节、美食节、文化节……贵州成为节日的集结地!香港特首品了贵阳肠旺面说“嫩嫩的、香香的、爽爽的,脆脆的”。我差点以为是在夸鲜食玉米,因为再没有一种作物,比鲜食玉米更鲜嫩可口,珠圆玉润,色泽靓丽,风味多变,烹饪广谱,粮菜饲通用,可生可熟、可主可辅、可甜可咸、蒸煮炒炖烤炸榨,始于颜值而陷于品质。布依族六月六长桌盛宴,我是首发阵容:几截煮玉米、一捧盐水毛豆、两盘卤拼烤串花生米,当清甜软糯遇上麻辣鲜香,本地米酒配着清爽冰啤,所谓幸福不过如此。一根玉米,就把天与地、田间和餐桌连在了一起,还可以边啃边回忆感慨,家和乡愁、诗与远方就都有了。
多功能开发还在拓展,新品种培育还在进行,本土企业已在成长,作为传统玉米中的一枝新秀,鲜食玉米以独特品质和保健功能受到青睐:保护视力,调节血糖,护肤养颜,延缓衰老,预防心血管疾病……无论你是在贵州还是来贵州,所到皆美景、所食皆美味,不要忘了尝一尝这里的鲜食玉米,源于高原生态优良,阳光气息泥土芬芳,这是贵州自己的味道。不知道,央视名嘴小撒如果先啃个鲜食玉米,在黔东南蹦苗迪时会不会更狂野有力?立足绿色发展理念和大食物观,以更加高效的综合利用提升整体价值,以更加丰富的品种和优异品质俘获更多人的味蕾,在粮食安全和助农增收上出新招,在乡村振兴路上建新功,小玉米身在深山亦有梦想,请关注并支持我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:
玉米,玉米,贵州鲜食玉米!
作者: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 靳颖、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邹军
编辑 邓钺洁
二审 梁圣
三审 刘莹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海峡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